您好,欢迎来到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红安分校(院)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鄂豫皖根据地斗争时期徐向前军事思想探析

徐向前,十大元帅中一个响亮的名字。他出身于山村教员之家,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后来投身革命队伍。在广州起义、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峰峦、山东平原,都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正如其名字一样,这位开国元帅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始终一往向前。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徐向前作为主要领导者和军事指挥员,转战于大别山脉崇山峻岭之间,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了丰富的人民军队建军经验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为根据地的开辟与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一、总结出丰富的人民军队建设经验    
 

  1、人民军队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   

  正确的政治路线犹如航标,指引着军队的发展方向。徐向前元帅很早就认识到这一规律。在总结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他曾说: 斗争取得胜利的经验时,“红军的壮大和根据地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政治领导。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 ‘围剿 ’的胜利,也是特委根据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纠正立三‘左’倾错误的结果。停止冒险主义的进攻武汉的计划,取消根据地内军队和地方两个平行领导机关,恢复和建立特委和军委的统一领导,采取集中精锐击敌弱点和群众战争的战略战术打破敌人‘围剿 ’,整编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充分发动群众配合红军作战,以及解散‘集体农庄 ’,按照人口与劳动力的标准重新分配土地,取消侵犯中农利益及破坏中小工商业的过 ‘左’政策 ……根据地远离中央,独立性大,主要领导人的选择特别重要。”    

  2、人民军队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   

  1927年鄂东军建立以后,就正式实行党代表制,改为第七军时还实行 “党小组建立在大队”的原则,并加强阶级教育,推广民主制度,从而保证了党对工农武装的绝对领导。针对当时红军中部分军事将领自以为是,认为军队就该由他们这些人领导的错误思想,徐向前坚决予以纠正。他认为坚持党的领导,是红军区别于旧式武装的根本标志,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重要保证,是部队精神力量的源泉所在,并把树立党的观念,建立各级党的组织,健全政治委员(党代表)制与政治工作制度,作为加强部队建设的首要环节。1929年 12月,时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红军第 31师师长的徐向前与戴克敏、曹学楷共同起草的《军事问题决议案》中明确规定: “高级党委应规定全军全党的工作路线”,“红军游击到各地时,其军事行动应由党委及各该地党部开联席会议决定之”。这个决议案肯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红四方面军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到 1929年底,徐向前所领导的红 31师 “各级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实行党代表制,坚持了党对军队的领导”。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建军思想,确立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地位,大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孕育出了红四方面军这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3、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和实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   

  军事从属于政治,政治决定军事活动的性质、目的、发展及结局,并渗透和贯穿于军事活动的全过程。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要保证红军的先进性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其军事行动的政治目的,必然离不开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徐向前坚持政治与军事的辩证统一,在红军建设和作战实践中,建立和实行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建设之中,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红军的发展壮大和各项任务的完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学说。红四方面军成立后,在军长徐向前的主持下,战时政治工作内容丰富,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当时的政治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泛动员民众,参加和支援战争,所谓“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锣鼓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战,女将送饭 ”,的确声势浩大。二是不断提高和巩固部队的士气,战前、战中、战后都有响亮口号和思想工作以充分发挥干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比如对被围敌军喊话,编成的顺口溜就很有趣: 不要打枪。“老乡老乡,是穷人,理应反蒋;为蒋卖命,卖的哪桩?上有父母,下有儿郎;一年到头,难见妻房。长官待你,何处一样?长官洋面,鱼肉鸡汤。你们吃糠,树皮啃光;更有兄弟,饿死床上。收音机运粮,有啥指望?红军围城,铁壁一样。“老乡老乡,”快快交枪。放下武器,红军有赏;若不交枪,困饿死光。来当红军,前途亮堂;愿回家乡,发给光洋。”这些宣传,既抓住了敌军官兵的心理,又交代了红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对削弱敌军的顽抗有很大的作用。徐向前还非常重视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他在总结红四方面军在斗争中坚持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相结合时指出:“日常主要是搞点队列训练,立正、稍息、出操。也搞些瞄准射击、夜战、山地训练。要求人人学文化、识字,能写标语、家信。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党的 “六大 ”的十大纲领、党的决议和指示、红军的任务、革命的前途等问题进行,使每个士兵明了党的路线、政策,划清红军和白军的界限,为工农阶级的彻底解放而战。教育方式有干部队前讲话、集体上课、阅读通俗讲义、小组讨论等。”    

  4、人民军队必须通过严格训练来不断增强部队战斗力早在 1929年 12月的《军事问题决议案》中就明确规定: “要养成严格的军纪,加强游击战争的战术训练,加强连、排、班长的指挥能力和士兵的军事技术。”在徐向前领导下,部队形成了练兵热潮。初期的练兵,只是进行出操、瞄准、射击、夜战、山地训练和队列训练等,后来办起了教导队,培训班、排、连长。随着红军的不断发展壮大,徐向前还根据不同时期的作战对象、地形条件和我军的装备状况,确定不同的训练重点,组织部队严格苦练。1933年 6月,当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粉碎敌人“三路围攻 ”后,部队新成分大量增加,时任该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组织部队开展了为期 3个月的大练兵运动,有力地提高了部队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徐向前强调,加强军事训练要从点滴做起。他认为“战时的快速作风,靠严格要求,点滴抓起,平素养成 ”。徐向前还特别强调干部在加强军事训练中的作用。他说:“只有不能打仗的官,没有不能打仗的兵。兵是干部带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兵。”正是由于贯彻了徐向前提出的严格军事训练的要求,红四方面军才形成了狠、硬、快、猛、活的战斗作风。   
 

  二、创造了灵活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在开辟和发展根据地的战斗中,徐向前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红军诞生时,人数少、装备差,处于强大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中,不断遭到敌人的 、 和“进剿”“会剿 ”“围剿 ”形势十分严峻。红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才能克服时艰、以弱胜强,成为革命战争能否坚持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战斗在鄂豫皖革命斗争第一线的主要军事指挥员,徐向前经过艰辛的探索,逐步认清了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创造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1、人民军队必须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   

  实行人民战争是鄂豫皖军民以弱胜强、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中,无论内线作战还是外线作战,都有根据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掩护。当时,根据地领导人称之为“群众战争的战略战术 ”。群众站在红军一边,敌人就成了聋子、瞎子。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捉不到矫若游龙的红军,红军却能随时“从天而降 ”,突然置敌于死地。根据地人民的条件,是红军运动作战最可靠的保证。徐向前总结说: 如鱼得水,这是“红军有了群众的支持,任我驰骋,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    

  2、人民军队必须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早在黄麻起义时期,英雄的起义部队在斗争实践中,就创造了 “八会 ”和“十六字诀 ”的游击战术原则,即“会跑、会打、会散、会集、会进、会退、会知、会疑”和“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这些带朴素性的战术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既是黄麻起义坚持不败,并取得战略转变胜利的重要因素,也为尔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的反“围剿 ”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徐向前于 1929年到达大别山根据地后,运用东江游击战的经验,率领当时仅有的百十来名游击队员,与前来 “围剿 ”的反动军队,进行了机智巧妙的游击战,结果,徐向前指挥的这百十来人竟然连战连捷,队伍也迅速壮大,最终发展成一支主力红军。经过多次实践,徐向前逐步总结出了一套游击战法,并在根据地反击国民党军的三次 “会剿”中大显神威。1929年 11月,在多次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徐向前与戴克敏、曹学楷共同提出了七条游击战争的战术原则:集中作战,分散游击;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对敌采取包围的形式;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这与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创造的“十六字诀 ”的游击战原则是一致的。徐向前说:“红军人少武器差,打大仗不行,要靠多打小仗取胜,积小胜为大胜。”“关键是避实击虚,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打也好,跑也好,进也好,退也好,集中作战也好,分散游击也好,都离不开这一点。”上述作战原则和指导思想,是进与退、打与跑、集中与分散、红军力量与群众力量的辩证统一,反映了红军建设初期游击战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使鄂豫边一支仅有 300余人的红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实现从游击红军向正规红军、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夏明星.徐向前元帅的军事大谋略.党史纵览[J].2011(11) .

[2]王志军.徐向前:越是硬仗越向前.党是干部之友[J].2007(8) .



返回上级
Baidu
map